欢迎您访问聂派起名预测风水斋网站!

Play/Pause

破除千年习俗 倡导殡改新风 ——随州市曾都区殡葬改革纪实
2024-06-14 18:33:47   来源:破除千年习俗 倡导殡改新风 ——随州市曾都区殡葬改革纪实    点击:

破除千年习俗 倡导殡改新风

——随州市曾都区殡葬改革纪实

聂绍峥

   曾都区隶属湖北省随州市。位于鄂西北部,是汉襄咽喉之地,地处荆豫要冲,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在此交汇。东接广水市,西邻随县、京山市,总面积1425平方千米,下辖五个街道、五个镇,全区常住人口68.38万人。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曾都境内擂鼓墩是曾侯乙墓和65件大型成套编钟出土地,被誉为编钟古乐之乡。

   为了弘扬历史文化名城典范,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广泛深入实施,随州市曾都区从如下方面夯实基础真抓实干:

一、殡葬改革利国利民    宣传引导深入民心。

   中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土葬占地过多且破坏生态是不争的事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向全国发出了“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号召,他率先签字死后带头火化的倡议,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死后不仅火化还把骨灰撒入大海不占寸土寸地。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人离世后火化已成为习惯,农村由于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不足,导致殡葬改革推进缓慢。有鉴于此,曾都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随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及时出台了《曾都区推进殡葬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挂帅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实行“纵向到底(村委会小组),横向到边(职能部门蹬点)”一级抓一级的管理架构,采取“电视上放‘影’、报纸上登‘文’、电台上播‘事’、下文件部署、现场会督办、QQ微信宣导”等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措施,步步为赢直达民心。让广大基层群众清晰认识到我区农村丧葬旧俗越演越烈,既不利国,又不利己的危害性。如:私自土葬、散埋乱葬、骨灰装棺再葬、乱挖乱建占地、修建陵墓毁林、祭祀时发山火、破坏生态环境,丧事攀比讲排场,铺张浪费比阔气,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经济负担,与时代文明进步脱节,到了不得不改革土葬陋习的时候了。撒网式的宣传教育全方位提升了广大农村群众对殡葬改革的思想认知,使其顺应时局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倡导的殡葬改革号召,步调一致地将殡葬改革实施方案落到实处。

   二、殡改方案紧锣密鼓    逐步实施齐抓共管

   根据随州市“殡改三步走”的工作部署,曾都区积极响应周全布署,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2022年至2023年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年,区、镇、村三级全面建成公益性公墓;二是从2024年3月20日零时开始,在全区全域实施火化,确保殡葬设施覆盖率、遗体火化率、骨灰进公墓安葬率三个100/%的目标;三是确保各村委会责任协议书签约到户,落实到60周岁以上的个人。从而形成“党政合一、上下合力”以“区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执法监督”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和机制,为加快殡葬设施建设及殡葬改革工作提供硬件保障。

   曾都区统筹推进区、镇、村三级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公墓科学规划、择地选址、充分尊重民意,获得多数群众认可。区专班工作组经过实地勘察,组织编制了曾都区城乡公墓点规划方案,已于区政府四届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区共规划墓穴数量199430,占地906.50亩,规划可服务总人口94.93万人。以实际行动把殡葬改革引向深入植于民心,以致成为千家万户老百姓的自觉行为。

三、专班宣讲直达村组    聚焦民声回应关切

   为了使殡葬工作不流于形式走过场,曾都区委区政府下文成立了以民政部门牵头组建的殡改巡回宣讲团,该团真抓实干在如下方面发力。一是联合各社区村委会159个红白理事会,在完善章程、制度制定的同时,依托其走村串户于细微处给基层群众解疑释惑,做实做细殡改宣传工作;二是利用所辖部门、社区、村组,开通村组广播站、户外电子屏、QQ微信群、殡改宣讲车、固定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实施殡改的利弊好坏,广泛提高基层群众的认知率。

    四、规范殡改执法力度    严惩顶风作案事件

   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不可能一帆风顺。因而我们借用法纪法规保驾护航,严格执行殡改有关政策,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排查治理整顿。如:重点对违规建设大墓、豪华墓、家族陵园、殡葬管理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是否落实特殊困难对象和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等进行专项整治,对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列出问题清单,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截止目前,累计执法30余件,共清理违规大墓20余座,整治殡葬服务机构5处,关停从事殡葬中介服务2户,无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结案率100%。特别是取缔了东城蒋家岗社区小桃园山庄违规办理丧事点,移除了南郊柳树淌和擂鼓墩公益性公墓中20余座高标准建设公墓,规范了一村一处公墓,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墓形、统一建设的“五统”准则,消除了群众攀比、仇富、嫉妒恨心理,优化了我区殡葬改革环境,促进了我区殡葬改革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今年4月3日,府河镇段家岗村出现火化后土葬事件,该镇立即向区殡改办报告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迅速集结150人,分9个工作小组到达事发地开展处置工作,区应急指挥部前往府河协助工作,区长在村委会指挥协助工作,民政局长加入谈判组,到丧亲家庭做思想工作,经过努力4月4日凌晨丧亲家属同意将骨灰取出安放在公墓,曾都区首例违反殡葬改革政策的案例得到妥善处置,消除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强化网络监管力度,把网上散布小道消息和热点炒作的“不实新闻”屏蔽在萌芽状态,使殡改工作有条不紊的按部实施。

五、健全组织纵横联合    以人为本配套服务

   1、健全班子植根基层,吃透精神各司其职。区、镇成立党政一把手挂帅的殡改领导小组和特工专班,各社区、村委会上行下效成立健全殡改小组和红白喜事会。各地殡改小组认真学习上级文件,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上传下达不走样宣导《关于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全域火葬的工作方案》《曾都区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严明殡葬改革工作纪律的通知》《曾都区殡葬改革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系列文件精神政策,明确曾都区绘制的殡葬改革闭环管理流程图,清晰信息报送方法步骤。形成区、镇、村上下贯通,各职能部门纵横联动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动殡改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2、殡改设施服务配套,心系群众解忧排难。曾都区智慧殡葬平台已全部完成设备安装调式,区、镇、村三级智慧殡葬账号已全部完成注册并下发,已组织殡仪馆及镇、街道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各地前期使用情况较好,已于5月1日正式投产使用。目前,殡仪馆餐厅经过重新装修焕然一新,可同时接纳600人就餐。做到人一离世家属电话通知殡仪馆(白天275-3336289,晚上475-3336289)免费拉运,音响礼仪乐队第一时间到位,下葬安置有专业人员,让丧亲家人无忧无虑节哀顺便。

六、完善殡改硬件设施    深入引导广泛推广

   曾都区要继续加大殡改投入力度,尽快落实区级万安公墓的政府定价,加快推进殡仪馆及白云山公墓的提档升级,满足群众的丧葬办理需求。充分利用智慧殡葬平台,对每周、每天、的出车、守灵、火化、冷藏等数据进行对查核准,实现火化、骨灰进公墓等闭环管理进入流程。广泛培育人民群众的现代丧葬习惯,让文明礼仪简约环保的丧葬利好植入民心。同时,督导各地成立健全旨在服务基层群众的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定符合民俗的丧葬殡改乡规民约,引导群众以更加理性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弘扬孝道。

  与此同时,区委政府下发《镇、区、村公益性公墓质量验收的工作提示》,要求做好公墓补树、补草、补苗的“三补”绿化工作,硬化直通公墓路面,修建排水管道沟渠,完备焚烧香纸火炉,扩建停车场地面积,安装监控防护栅栏,规范公墓服务项目的定价标准,提供多样化供群众选择。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殡葬改革文明多利、利国利民、简约环保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服务,让基层群众心甘情愿的积极参入殡葬改革的行动中来,以推进曾都区殡改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破除千年习俗 倡导殡改新风 ——随州市曾都区殡葬改革纪实

上一篇:人看四相细端详 一目了然论贵贱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7   网站备案号:鄂ICP备17012194号   版权所有:【湖北省随州市易经协会】     技术支持: 炎帝科技

总部地址:随州市大十字街顺烈山大道南下200米聚玉街西端向西走166米,门面挂有“中国聂派易经风水研究会、聂派起名预测风水斋”招牌